資訊首頁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木業(yè)資訊 > 正文

中國第一個家具——“榻”

時間: 2013-11-26 09:29 來源: 中國古典家具網(wǎng) 點擊次數(shù): 3564

    榻這種類型家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。經(jīng)過歷朝歷代的發(fā)展演變,最終形成如今我們看到的床的形制。

榻

    榻的衍生要從古人的起居習慣講起。開始第一個家具命名為“榻”。無欄桿、無圍子、一個平面、四足落地的坐具,就是榻。榻是狹長而較矮的床。春秋以來,床往往兼做其他家具。鞋子、讀書、飲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幾。到了漢代室內(nèi)生活以床、榻為中心,床的功能不僅供睡眠,用餐、交談等活動也都在床上進行,大量的漢代畫像磚、畫像石都體現(xiàn)了這樣的場景。床與榻略有不同,床高于榻,比榻寬些。而且這個時代有了帳幔的使用,設置于床上的帳幔也有起重要作用,說明社會在文明進步,夏日避蚊蟲、冬日御風寒,同時起到美化的作用,也是顯示身份、財富的標志,同時也是文明進步的體現(xiàn)。

    東漢時期,胡床傳入中原,也就是俗稱的馬扎?!按病边@一概念,在早期是坐具,不是臥具。《說文》中解釋:“床,安身之坐者?!闭f得非常清楚,床以坐為它的主要功能。胡床的傳入對以后出現(xiàn)高型家具奠定的基礎。胡床促使了家具的增高,使得中原的原有低矮家具有了變化。如“睡眠”的床在逐漸增高,床的上面有床頂和蚊帳,可垂足坐于床邊。

    到了唐代,出現(xiàn)了桌椅,人們生活飲食等活動都是坐椅就桌,不在在床上活動。床由一種多功能的家具,退而成為專供睡臥的用品。

    到了明清時期,家具的發(fā)展迎來了高峰,床的形制也愈發(fā)多樣化。有羅漢床、架子床、拔步床等種類。羅漢床是指左右和后面裝有圍欄但不帶床架的一種床。圍欄多用小木做榫攢接而成,也有用三塊正版做成,羅漢床有大小之分,大的羅漢床可供作物,它的作用就像我們現(xiàn)在的沙發(fā)。古人一般都把它陳設與廳堂代課,中間放置一幾,兩邊鋪設坐墊,典雅氣派,形態(tài)莊重,是廳堂中十分講究的家具。架子床是古人使用最多的床,它的做法通常是在床的四角安立柱,床頂部安蓋,稱作“承塵”,床的三面裝有圍欄,多用小料拼插成幾何紋樣,也有的在正面多加兩根立柱,我們稱為六柱架子床。也有在正面多加兩根立柱,兩邊各案方形欄板一塊,名曰“門圍子”。正中是上床的門戶。更有巧手把正面用小木塊四合如意,中加是指,組成大面積的欞子板。中間留出橢圓形的月洞門。兩面圍欄及上橫眉板也用同樣方法做成。床屜用棕繩和藤皮編結(jié)成胡椒眼形。四面床牙浮雕螭虎、龍等溫室。也有單用棕屜的,做法是在大邊里沿起槽打眼,把棕繩盡頭用竹楔鑲?cè)胙劾?,然后再用木條蓋住邊槽。這種床屜使用起來比較舒適。拔步床是我國一種造型奇特的床,它像一件獨立的小屋子。顧名思義,“拔步”就是要邁上一步才能到達的床,從外形上看它好像是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制平臺上,床前設淺廊,長出床沿三四尺,廊子的兩側(cè)可放置一些小型家具和雜物。此床在南方使用較多,四面掛帳,既防蚊蠅,又可方便主人起居。


本文關(guān)鍵字:

熱點新聞排行